“既然这件事已经盖棺定论,那朕也帮不了诸葛诞了。”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了永安宫内侍的声音:
“启奏陛下,太后娘娘身体不适,请陛下过去看看。”
一听到郭太后的身体不好,曹髦此时哪里还顾得上她,只淡淡的说了敷衍之词就打发了内侍:
“太后既然凤体有恙,理应去请太医过去医治。”
而王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便走到曹髦的身边小声提醒道:
“陛下,太后娘娘身体不适,您作为她的儿子应当亲自前往探望才是。”
从王沈的眼神之中曹髦看出了一丝端倪,于是便站起身对着门外说道:
“你去回禀太后,就说朕更衣之后即刻就到。”
说罢,曹髦开始在王沈和王经的帮助之下开始梳洗更衣,然后开始动身前往永安宫。
像往常一样,内侍以太后需要静养,不方便见太多人为由将准备一同向郭太后请安的王沈和王经挡于门外,只让曹髦一个人进去了。
在内侍的引领之下,曹髦来到了郭太后的寝殿并走到了床榻之前。
此时的郭太后躺在床榻之上一动也不动,曹髦便先行跪在地上向其行礼问安:
“儿臣听闻母后突染疾病心急如焚,特来探望,不知母后可好些了?”
郭太后见曹髦来了便抬起左臂轻轻挥了挥,随侍的宫女和内监们见状纷纷退出了寝殿。
曹髦见状已经知道了郭太后染病是假,以此为由要单独和自己见面才是真的。
果不其然,郭太后在内监和宫女们离开之后,立刻坐起身在曹髦的搀扶之下走出了床榻。
一见面,郭太后就询问曹髦说:
“今□□堂之上的事情本宫都听说了,你想要利用诸葛诞来成为外在助力,从而达到牵制司马昭的目的,这很好。不过现在司马昭已经察觉到了你的意图并且进行了遏制,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
这番话问到了曹髦内心的痛处,他对此也显得很无奈而又愤慨:
“如今朕走每一步都在司马昭的监视和掣肘之下,想要扭转局势已经非常困难,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朕这个皇位也会不保……”
虽然曹髦所说的话充满了哀怨和无助,但郭太后听得出来,他这句话的语气之下更多的是不甘,于是他便对曹髦说道:
“本宫当初之所以选择你来继承这个皇位,正是因为他与曹据不同,你身上有当年文帝和明帝的影子,曹家的血性和争心,只有让你来做这个位置,大魏才会真的有未来可言。如今的情势对你来说虽然不利,但说到底也并非是你的过失,司马昭有他父亲和兄长已经替他打好了基础,你只是一个还未行冠礼的儿皇帝,与他争斗自然会处于下风,但你要利用眼前的局势,把握机会,就像当年的汉昭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