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等他站稳,他面前又有两个蜀军挥枪朝他迎头刺来,司马炎及时做出闪避,虽然没有受伤,但是头上的缨盔却被他们打落。
司马炎无法折回郭淮的身边,只能挥剑在地面上和敌军厮杀。
整个山涧之内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战斗持续了近整整一天,长时间的近身搏杀让司马炎显得有些精疲力尽,他觉得自己手中的剑都有些握不稳了。
然而真正令他手中佩剑滑落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他亲眼看到了郭淮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精神几乎处于崩溃状态的司马炎,声嘶力竭的呼喊着:
“老将军!”
(十九):得生路
郭淮的阵亡给了司马炎极大的打击,已经彻底失去抵抗意志的他无力的跪在地上。
蜀军见司马炎已经放弃了抵抗,于是便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朝他冲了过来。
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从他们的后方飞来了两支羽箭,极其精准的射中了他的后颈。
两名意图取司马炎性命的蜀军就这样倒在了他的面前,司马炎顺着羽箭射来的方向看去,他看到堵截自己北归退路的蜀军后方,突然出现了一支高举着魏国旌旗的骑兵。
他们很快就冲破了北面蜀军的包围杀入阵中,而为首的将领,正是邓艾之子:邓忠。
司马炎不知道邓忠为什么会来,但是他的突然出现给司马炎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赶到司马炎的身边之后,邓忠立刻下马将跪在地上的司马炎搀扶起来:
“炎公子,您没事吧!”
被邓忠拉起来之后,司马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指着郭淮倒下的方向对邓忠说道:
“快!快去吧老将军的遗体带回来,绝不能留给蜀军!”
按照郭淮临行前对师纂的命令,一旦两个时辰后他们还没有回来,就立刻飞鸽传书于襄武的邓艾,让他立刻派兵前来驰援。
事实上襄武距离祁山路途遥远,想要驰援并非是短时间可以达成的。而郭淮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走投无路下的无奈之举,原由在于邓艾在通过西县的时候曾经和郭淮约定,刻意将其子邓忠所部留在了洛门,目的就是一旦祁山大营内的蜀军有所异动,他便立刻前往接应。
不过邓忠只会听从邓艾的命令,所以郭淮不得已只能先行通知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