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将腰间佩剑拔了出来,双手捧着跪在了王元姬的面前:
“王濬为大魏社稷,不惜身负骂名,只要陛下和百姓安宁,所作所为无愧于心!”
这下子王元姬心中有了底,她欠身向王濬表示感谢:
“妾身替司马家多谢将军!”
接下来,王元姬便将自己的计划透露给了王濬,随后王濬奉命前往巡防营调动了五十名甲士,以有人意图行刺高都候司马昭为由冲进高都候府进行搜查,这让在侯府之外监视的人摸不着头脑。
很快搜查完高都候府的王濬见府内没有可疑人物,便下令收兵回营。
临行之前,王濬还隔着门向侯府之内的司马昭夫妇道歉:
“末将多有叨扰,还请侯爷和夫人不要见怪。”
侯府大门内的王元姬答道:
“将军客气了,您身负维持洛阳治安的职责,况且此次又是为了我们夫妇的安全,我们怎么会责怪您呢?”
之后王濬便带着巡防营将士离开了这里。
监视的人并不知道,这五十名甲士之中,有三名就是司马昭、钟会和贾充,他们站在巡防营将士的中间,又刻意压低的盔缨的边沿,除了近距离之下谁也分不清他们的长相。
这也是王元姬计策的高妙之处。
然而王元姬所想到的还不止于此……
当王濬和巡防营行至半道时,王濬突然下令抽调二十名甲士跟随自己前往洛阳各城门巡视,而司马昭等三人就在王濬所带领的人之中。
王濬带兵突然搜查高都候府的消息,还是被后知后觉的监视者们回报给了曹髦。
敏感的曹髦料到了司马昭很有可能和王濬联手,企图离开洛阳赶赴许昌。
为了阻止司马昭的意图,曹操当即命令皇宫之中的羽林卫快马赶赴距离许昌最近的东城门处拦截,后来曹髦不放心,又派遣羽林卫前往南城门,一定要将司马昭堵截在洛阳城内。
然而当羽林卫风风火火的赶到东南两城门之后,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任何人出入。
值得讽刺的是,赶赴南门的羽林卫在途径街市的时候,与司马昭他们只间隔了一条路……
与此同时,王濬则带着司马昭等三人顺利的来到了西城门口,并亲自安排他们出城。
在送别的同时,王濬也不□□露出对王元姬超乎常人智慧的敬佩:
“此次行动如此顺利,真是多亏了夫人的奇谋,否则我们很有可能会失败。”
对此司马昭也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