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重要的是,曹髦认为如今的曹魏是离不开司马家的,对于司马家的功绩更是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也对先前朝中两次针对司马家的政变表示愤怒:
“李丰许允之流真可谓是鼠目寸光,而张缉父女更是枉为皇亲国戚,竟然行此亲者痛仇者快之蠢事,以至于我大魏险些折断了定国柱石,真是令人不齿!”
由于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且司马望还有军务需要去办,所以他并没有在高贵乡公府内停留太久,便告辞南下。
曹髦和王沈将其送出城后还试图赠与少数钱财和干粮,但都被司马望婉拒了。
看着司马望骑上马背渐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站在曹髦身旁的王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对曹髦说:
“君上,恐怕洛阳城内即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且这件事很有可能与你相关……”
(二):新君
司马望在离开郯县的同时,向洛阳方向寄出了信鸽,将自己在郯县曹髦的情况简要的汇报给了司马师。
收到司马望的书信之后,司马师也对曹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他对司马昭说道:
“以前我倒是没有注意过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说罢他将书案之上的另一封书信推到了司马昭的面前:
“你先看看吧。”
司马昭将书信拆开之后发现这也是来自于徐州的,只不过却是胡奋从下邳寄来的,其中所写的也是他对曹髦的看法,以及他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
看完了之后司马昭将书信放回了原位:
“看来望兄所了解的情况与玄威所说的基本没有什么差别,曹髦比我们想象当中要好。”
如今得到了这样的情报,再加上郭太后的坚持,司马师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方针作出调整,同意了改立曹髦为帝:
“但愿曹髦是真的像他表面上的那样,不会与我们为敌才好……”
说罢司马师用手撑着案面站起身,对司马昭说:
“好了,接下来也该开始准备迎接咱们这位即将荣登大宝的高贵乡公大人了……”
公元254年(魏嘉平六年)十月末,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在先一步与郭太后达成意见上的一致之后,联合了朝中的公卿大臣上奏郭太后,以长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等罪名再行向郭太后请诏废黜曹芳,另立新君。
之后郭太后同意下诏,公开宣布由高贵乡公曹髦接替曹芳,登基为帝。
而曹芳念在其是先帝养子的份上,仍旧保留了他即位之前齐王的封号,责令其搬出洛阳前往河内居住,并允许其营建王宫,所以礼仪制度都和其他诸侯王一致。
不久,昭告天下的文诰便经由朝廷派出了专使带到了郯县。
此时曹髦在跪接了太后的诏书之后,满脸不可思议的惊讶模样:
“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