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意思是她不赞成大将军和您所挑的人选……”
接下来卫瓘将郭太后的话一字不差的描述给了司马昭,司马昭听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他随即询问贾充和荀勖的意见:
“你们怎么看?”
贾充率先拱手发言:
“郭太后虽然反对立彭城王为帝,但是她所提出来的理由却是句句在理,况且从伯玉方才所言,郭太后的态度还是很坚决的,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和她僵持对立的话,恐怕她不会轻易在诏书之上盖印。”
荀勖基本赞同了贾充的意见。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立曹髦和曹据本质上对我们来说差别并不大,可如此一来,我们就失去了主动权,我真正担心的是,郭太后她是够有伸手朝政的意图……”
事实上司马昭有想过郭太后这里会有差错,原本他以为这些阻碍都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发生,但是没有想到她会先同意又突然间有了改立曹髦的念头,其中的原因恐怕不是那么单纯。
在这个观点上卫瓘和司马昭想到了一起,只是眼下他除了预感之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根据,所以自认为不能现在就说出来扰乱司马昭的判断。
这件事也很快就经由司马昭传到了司马师的耳中。
司马师听后颇感意外:
“哦?真是没想到咱们的这位太后久居后宫这么多年,从未过问任何朝政之事,如今居然如此热心的起来了,还真是出人预料啊。”
司马昭的观点则放在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是啊,我也没想到高贵乡公曹髦居然如此深得太后的欢心。”
从司马昭的话当中司马师听出了他的意思,这也是他担心的地方:
“看样子我们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位高贵乡公了……”
之后司马师便有意派人前往曹髦的封地郯县去探访一下,因为原本他并没有想要让曹髦来接替曹芳的意思,所以并没有太过了解于他,如今郭太后执意要让曹髦来即位,他就不得不做另外的考虑了。
因此司马师决定派遣可靠之人前往郯县去摸摸这位高贵乡公的底细。
恰好此时,书房之外传来了长平侯府家老的声音:
“启禀大将军,永安亭候(司马孚之子司马望)前来拜见。”
“哦?望兄来了,快请。”
一听是司马望来了,司马师随即让家老请他进来,同时司马望的到来也让司马师的心中萌生了新的想法……
家老引司马望走进书房之后,出于礼节司马师和司马昭都起身向司马望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