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看穿了张缉之所以极力对自己“晓以大义”,拉拢自己站在他的一边来对抗司马师,并不全是为了曹魏的江山社稷着想,更重要的是,他不甘心长期屈居于司马师之下。
直白一点来说,张缉无非是想要取而代之罢了。
对此夏侯玄又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上当呢:
“只是司马师如今权倾朝野,纵使有两位大人这般忠君爱国之士愿意为曹魏的社稷牺牲一切,但是要付诸于行动可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成功的。昔日董承也有诛杀武帝的计划,最后却反而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张缉也认为如果不让夏侯玄看到举事成功的希望,那么想要说动他是很困难的,于是便对他有所保留的交底:
“不瞒侯爷,在下已经部署了周密的计划,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将司马师的人头斩下,到那时司马家必然乱作一团,而我们则趁着他们群龙无首的机会扶持您登上大将军的宝座,然后大举掐灭司马家在朝中的党羽,大事可定!”
在夏侯玄看来,张缉暗中筹谋这一切应当不是一日两日了,而且似乎对举事也有一定的把握,不过即使如此他也依旧认为张缉绝然不是司马师的对手,说不定此刻张缉来见自己的事情,已经被司马师知道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尤其是为了保全已经风雨飘零的夏侯一族,夏侯玄都不会选择与司马家公开决裂这种以卵击石的途径,但是他又担心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是自己断然拒绝了张缉的联盟要求,恐怕会让他们采取极端的行动,所以,夏侯玄还是选择安抚和拖延来应对:
“两位大人的提议事关重大,牵涉到曹魏以及夏侯一族的未来兴衰存亡,还请给我时间详加考虑……”
眼看不能立刻得到夏侯玄的答复,张缉有些坐不住了:
“风向瞬息万变,三月春猎是我们最后的机会,还请侯爷不要过度犹疑,以免耽误大事。”
虽然张缉并没有说自己对付司马师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但通过方才他的这句话,他已经大致猜出了端倪,他回答张缉道:
“在那之前,我定然会给你们答复。”
张缉和李丰偷偷离开昌陵候府之后,潜伏在昌陵候附近的细作马上就将这件事禀告给了司马师知晓,司马师听后表情十分凝重。
而担心司马师熬夜累坏身体,特地亲自端着汤药走到书房门旁的羊徽瑜,听到了屋内细作向司马师禀报的一切,她端着托盘的手不由的紧绷了起来。
沉默了片刻后,司马师对细作说: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记住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细作推开房门后便匆匆离去,并没有发现躲在石柱后的羊徽瑜。
但这个时候,书房内的司马师却突然对着门外的羊徽瑜说道:
“进来吧,夜里风寒,不要着凉了……”
羊徽瑜见丈夫已经发现了自己,只好端着汤药推门走进了书房内。
还未等羊徽瑜开口,司马师便毫不隐晦的提到了方才的事情,因为他知道羊徽瑜一定听到了,心里也必然会担忧夏侯玄,于是他索性将事情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