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大人、中护军大人,本侯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本侯从濮阳带回来的青年才俊,他叫王浑,是兖州刺史王昶的长子,现在是本侯的掾属。”
司马懿很清楚曹爽是故意要气自己,不过他对此表现的很沉着、很冷静,依旧面色如常的拱手对曹爽这个晚辈说:
“那真是恭喜大将军又为朝廷多纳了一位贤才了……”
这时王浑拱手对司马懿行礼道:
“家父因身体抱恙不能亲自来向太尉大人请安,不过他老人家特地托晚辈来给太尉大人致谢,并让晚辈转达他的一句话:一直以来承蒙您的照顾和提携了……”
也许是出于王昶受到行刺的影响,王浑在看到司马懿后虽然按照礼仪向他与司马师行礼,不过却再也没有多说一句话,态度也显得非常冷淡,而这些都被曹爽看在眼里。
闲聊之余司马懿将目光移到了这个头次见面的王浑身上,问及他父亲王昶的事情:
“听闻令尊最近遭遇行刺,不知最近身体恢复的如何?”
对此王浑用略有埋怨甚至是憎恨的语气回答司马懿道:
“前些日子颍阴候已经特意去府中探望了,恐怕家父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太尉大人应当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又何必再多此一举问晚辈呢?”
眼看王浑已经将对司马懿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心中因离间得逞而偷着乐的曹爽假意面色不悦的斥责王浑说道:
“玄冲,怎么和太尉大人说话的?一点礼数也没有……”
王浑见曹爽出言呵斥自己,立刻对自己的态度加以收敛:
“是,属下失言了……”
司马懿和司马师也自然能够清清楚楚感受到王浑对他们的敌意,而他们也无意在已经和王昶父子产生误会和隔阂的前提之下,再度加深不必要的裂痕甚至是仇恨,所以无论是司马懿或是司马师都采取了隐忍克制的处理方式,默默的选择离开了。
(二)
等司马懿父子离开后,一直站在暗处观察他们一言一行的邓飏和桓范从角落走了出来。
邓飏一边目送已经远去的司马懿父子的背影,一边笑着对桓范说:
“有的时候我还真是不得不佩服你,居然会想出这样的损招来离间王昶和司马懿,其实现在恐怕无论是王凌或是王昶,都不会站在司马懿那一边,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投靠曹爽,对我们来说也无关紧要了……”
同样双眼凝视着司马懿背影的桓范,表情却并不像邓飏那般喜形于色:
“好处可不止是这样,王凌是司马懿的故交,而王昶又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这两个人已经投靠了曹爽,对朝中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们必定会有所触动,接下来只要等到最关键的一个点被突破的话,那么离司马懿彻底失势之期可就为时不远了……”
王浑作为曹爽的掾属入住邵陵候府,得到了曹爽超高规格的待遇,而无论是曹爽、何晏,或者是丁谥和邓飏,他们都对计划能够如期实现而弹冠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