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夏侯渊所写的战报曹操哈哈大笑起来,并展示给蒋济和司马懿等人看:
“这个妙才啊,真是我军中难得一见的耿直之人呐!”
众人一同哄笑之后,蒋济站出来对曹操说:
“丞相,经此之败虽然没有彻底打灭了马超,但是以夏侯渊将军的威名足以虎步关右,而我们目前的目的也正是在于防守□□,我想马超短时间内必然不敢再行东进。”
司马懿对此表示认同:
“诚如子通先生所言,关中三辅之地已经无忧,相反的是马超经此大败之后好不容易在陇上重新树立起来的威信也会陷入不稳,这会更加有利于杨阜等人的策反行动。”
关中之事稳定了之后,不仅曹操内心积压的一块大石也算落了地,就连当初献出西进之策的司马懿心中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解决马超等西凉诸将,那么曹操就不可能会放心的进取汉中,自己的所献之策也就毫无意义了。
回到家中后,司马懿看到了还不到四岁的司马师正手握着木剑,在庭院之中和胡昭一同戏耍着,当司马师看到司马懿回来之后便迈着小脚快步朝着他的面前跑去:
“父亲!父亲!”
连日来因为忙于政务而劳累不已的司马懿一看到自己的儿子,不知为什么沉重的身体瞬间变得轻松起来,他蹲下身子将司马师高高地举了起来。
当他将目光移到了许久不见的胡昭身上时,司马懿将司马师轻轻放了下来拱手向自己的老师行礼:“老师……”
胡昭看到面色稍显憔悴的司马懿,不知为什么心中感觉有些对不起他的母亲司马悠然:
“我这次着急回来是因为先前听到蔡琰夫妇蒙难的消息,不过现在看来我是白担心一场了。”
说罢胡昭将司马师抱了起来用着少见的慈祥笑容对他说道:
“师儿,喜不喜欢师公给你做的木剑?”
司马师点了点头,用着还不算很流利的口音回答说:
“喜欢……”
这时胡昭再度看向了司马懿,开始问及关于司马昭的事情:
“听说你给你的仲子取名‘昭’,春华告诉我说你是因为生平最敬重的两位老师戏师和我,但我想目的应该不是春华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吧?”
面对胡昭的问题司马懿回答的很淡然,但是同时也十分严肃:
“我给师儿、昭儿取名的确和您与志才先生有关,但实则还有另一层极为重要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