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母亲王痣是宫中的美人,尚不如栗姬得宠,也不如栗姬美貌。
他和王痣隐隐约约的像是宫中的隐形人一般,就这样活到了封王的时候,这一年太子是刘荣,而刘彻仅仅只是胶东王。
没有人的目光会聚集在一个普通的王身上,所有人的希望和荣耀都系在刘荣身上。
但嬴政却无端的觉得沉默着的刘彻拥有强大的力量。
很快,刘荣因为恃宠而骄,栗姬因为其言行无状,出言不逊而渐渐失去了宠爱。
馆陶公主意欲将自己的女儿许给刘荣,然而被栗姬拒绝,恼羞成怒的馆陶公主暗中挑拨刘恒和栗姬的关系。
刘彻无形的,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
与骄横跋扈的刘荣相比,沉稳而静默的刘彻显得更像是一位太子,他温文尔雅,待人亲和,事必躬亲。
刘恒渐渐的偏向了刘彻,而另一边栗姬在朝中收买大臣,令刘恒勃然大怒。
奏请册立栗姬为皇后的大行令被处死,继而栗姬被废,刘荣被废为临江王。
而后,王痣被立为皇后,刘彻成为了太子。
刘彻第一次开始展露了头角。
汉景帝为他寻得良师,令刘彻学习。
在刘彻成年之后,汉景帝驾崩,刘彻正式即位。
成为了新帝。
但这一切还远远不够,外戚的势力在朝中尤其的大,纵然刘彻已经成年,然而仍然需要将每天的事情都禀告给太后。
刘彻的皇帝之位仿佛形同虚设,但他忍耐了下来。
很快,他收获了势力,罢免了外戚,设立重臣为丞相,设立儒者为御史大夫,开始他真正的皇帝之路。
他重视儒家,这为他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儒士。
但好景不长,重视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窦漪房对刘彻的举动十分的不满,更不满的是御史大夫请求刘彻不要禀告政事给她。
这是权利的斗争。
刘彻显然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好这一切。
他节节败退,被迫放弃了儒学之道。
王太后的警告令他醒悟,刘彻开始徐徐图之,他假装沉溺巡猎,开始尊重陈皇后和馆陶公主。
令所有人都放松了下来。
而后窦漪房去世,接着丧事他处理了一批官员,重新启用自己的重臣,皇帝之路就真正的开启了。
没有了窦漪房的干扰,汉武帝重用儒学,加强军事统一,实行推恩令,分散了诸侯王的力量,令其慢慢削弱溃散。
权利被牢牢的掌握在了汉武帝的身上。